11月13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位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统计与金融系原教授、博士生导师苏淳,应邀在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主办的第9期“求索”专题讲座上,作题为《求学之路》的精彩报告。讲座由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姚华建教授主持。
“我是1983年4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概率统计专业,并于1983年5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取学位证书,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成为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位博士之一。”在报告中,苏淳回顾了读研前的学习与工作经历,详细介绍了在中国科大数学系接受的研究生培养教育,并深入细致地分享了开展科研和培养研究生的经验。
共和国首批博士的诞生是中国教育史和科技发展史的一件大事,揭开了新中国自主培养高质量科研人才的崭新篇章。引人注目的是,首批18位博士中有6位来自中国科大。那么,当时中国科大是如何培养研究生的?
1978年10月,苏淳作为第一批研究生走进中国科大。一来到这里,便被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所吸引,深感科大是一所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作为中国科学院的直属院校,“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直接地体现在对学生的培养上。“我们数学系的一批研究生来到当时设在北京林学院原址的中国科大北京研究生院,和当时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系统科学所概率统计专业的研究生一起合班上课。”苏淳回忆道,“应用数学所王寿仁教授给我们讲授‘概率论基础’,系统科学所成平教授给我们讲授‘弱极限理论’,中国科大陈希孺教授给我们讲授‘强极限理论’,殷涌泉教授则给我们组织‘无穷可分分布’讨论班。”作为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首个研究生院,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贯彻体现在课程设置和学业安排上。
苏淳对导师殷涌泉教授的指导印象深刻。“手里有什么药,就开什么铺子。利用我们所长,避开所短,尽快到达科研前沿,尽快找到可以入手的课题。”时隔多年后,苏淳依然记得导师的教导。殷涌泉教授这样的指导思路,与当时研究生的起点相对较低和国家的需要较为迫切密不可分。“比起按部就班读出来的研究生,我们各人的起点不同。比如我,就属于先天不足的一类人。大学本科课程都没能读完,后来虽然自学了一点,毕竟有限。然而,国家的形势要求我们尽快填补科研和师资的断层,我们只能跑步前进。”苏淳坦言。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当时国家刚刚开始实行学位制,对博士的培养还处于试验阶段,我便于1981年底进行了硕士论文答辩,而我的师兄赵林城、白志东则于1982年5月直接进行博士论文答辩。”苏淳在报告中指出,“我在进行硕士论文答辩时,已经发表了七八篇研究论文。答辩委员会给的评价是:论文已经达到博士学位水平。”在取得硕士学位后,苏淳于1982年紧接着跟随陈希孺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凭借硕士阶段打下的功底,他很快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到了1983年初,陈老师告诉我,我的博士论文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可以考虑答辩。”1983年4月,苏淳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跑步冲刺搭上了首批博士的末班车。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阵容相当强大,由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王元院士、北京大学江泽培教授、南开大学王梓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严士健教授、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王寿仁教授、系统科学所成平教授和中国科大陈希孺教授担任答辩委员,几乎囊括了当时国内概率统计界的全部巨头。
如何做好科研和培养研究生?苏淳在报告最后指出,真正做科研,首先要做广泛的调研。熟悉业界的研究现状,有助于确定自己所要发力的具体课题。其次,要认认真真读几本书。有了几本好书“打底”,做起课题来才会有自己的特有招数。“佩特罗夫和Stout的书对我做概率论极限理论课题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后来对负关联随机变量序列的有关极限定理的研究。”再次,要办好讨论班。讨论班有助于促使参与者把文献读深读透,有益于集思广益、启发思路。“从我自己读研开始,一直到带研究生,甚至是训练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国家代表队,都坚持开设讨论班。讨论班的好处说不尽。”苏淳在分享时表示。
“求索”专题讲座由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主办,每期邀请会员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结合学校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等作专题报告,以期促进会员单位交流沟通,协同推进中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大研究生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研究生院,为国家自主培养高质量科研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国首批授予博士学位的18人中来自中国科大的有赵林城、苏淳、单墫、李尚志、范洪义、白志东等6人。苏淳的求学之路,是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历史缩影,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生动写照。同时,作为在中国科大完整接受硕士、博士培养过程的研究生,苏淳跑步冲进首批博士行列的特殊经历,彰显着中国科大为国家自主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科研人才的重要贡献,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大人“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
(校学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