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教授首先从目前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谈起,他解释拥堵的形成是交通供需不平衡所致,于是交通科学家们提出了“交通需求管理”的概念,即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方法来研究交通的成本与收益,寻找诱导需求的方法,甚至用经济杠杆来调节交通的需求与供给。进而介绍了交通网络流控制的价格和数量调控的两种主要手段:价格调控和数量调控。
随后,结合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可交易电子路票这一全新概念。他的设想是,在每阶段初(如每个月初)由政府向市民或纳税人等额免费发放一定数量的电子路票,不同的路段如需使用则需缴纳不同数量的电子路票,这些电子路票还可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价格由市场决定。杨海教授认为,这样有助于收入再分配,优化资源配置,能够达到电子路票从低收入人群流向高收入人群的同时,货币反向从高收入人群流向低收入人群。他解释,对于没有车或者电子路票有剩余的市民或纳税人,通过自由买卖的方式获得收益。高收入人群则可以通过购买电子路票获得交通相对畅通的行驶感觉。从长期效应看,现在政府为改善交通而采取的限行措施(如单双号限行)治标不治本,而道路收费方式的缺点是政府收费后开支不透明。因此,电子路票相比较于现有的各项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当前拥堵的交通状况,还可以作为一项福利增加市民或纳税人的收入,对于政府也是一项不花钱就能起到‘劫富济贫’目的的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措施,因此是一个多赢的策略。
杨教授提出的电子路票概念令人耳目一新,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和师生们的极大兴趣。自由提问交流环节,在场的师生们就假设实行电子路票的发放成本、交易成本、用车成本等问题与杨教授展开了一场气氛热烈的讨论。两小时的讲座在一片掌声中落幕。
杨海教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讲席教授。杨海教授在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建模与优化前沿工作二十余年,成果显著,已发表SCI/SSCI论文180多篇,其中大多数发表在交通运输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上。杨海教授担任多份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目前是国际交通运输领域最具权威和认可度最高的学术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的主编。